澄江:林下经济让“菌向导”家门口端稳“就业饭碗”澄江底下

近日,一场以“寻菌、采菌、品菌”为主题的探索体验活动在澄江市抚仙湖国有林场帽天山林区白蚁鸡枞菌仿生种植基地内展开。澄江市以林下种植项目为支点,推动林下经济与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随着中午林区气温逐渐升高,空气中满是菌菇与草木的清香。“这是干巴菌、这是鸡枞菌……”基地负责人孙浩详细讲解不同菌子的生长周期、辨别特征与生态价格,“菌向导”则以“看土色、辨湿度”的寻菌诀窍带着游客们在林下找菌子。游客们热诚高涨,边进修识菌,边现学现用采菌。游客何广骏开心地说:“这里的菌菇种类多、分布广,且人工培育出来的菌菇个大肥美。这次活动既能收获采蘑菇的高兴,又可以吃到美味的蘑菇大餐,体验感很好。”

这场别开生面探索体验活动,植根于成熟的林下经济产业体系。抚仙湖国有林场白蚁鸡枞菌促繁项目以“公司+农户”模式为核心,联合市林草局、村委会形成多方协同机制:基地全程提供种苗、技术支撑及资金垫资,农户以劳力入股,前三年收回成本后,后续40至70年收益将归农户所有。4000亩林区内菌菇资源丰富,已发现野生菌120余种,基地完成5000窝菌菇种植,重点保育扩繁鸡枞菌、干巴菌、青头菌等近12种野生菌,市价稳定在200元以上,每年6至10月采收期间可开展主题体验活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基地培训聘用周边村落的找菌能手为“菌向导”,既盘活乡土人才,又为探索体验活动提供专业支撑,形成“产业带就业、技能促增收”的良性循环。“菌向导”夏瑞松说:“我们把能吃的或者有毒的菌菇都插上小红旗,在这个经过中跟着基地的老师们认识了不少新菌种。没想到从小捡菌子的经验,如今成了吃饭的本事!”

据悉,澄江市抚仙湖国有林场帽天山林区白蚁鸡枞菌仿生种植基地探索体验活动板块正处试运营阶段。基地负责人孙浩表示:“今年我们带着老乡们学种植技术、搞生态管护,明年争取蹚出条‘科研+商业’的自造血新路,发掘会找菌的‘菌向导’、善烹饪的‘菌厨神’等乡土专家,让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共闯野生菌产销致富路!”

从“林下藏珍”到“引客体验”,抚仙湖国有林场白蚁鸡枞菌促繁项目,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进步理念。体验活动的持续开展,不仅能让种植基地成为林下经济的示范标杆,更将以菌为媒,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进步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谐画卷。

云南网记者杨茜通讯员赵成杰高嘉蓉张彤昕

来源:云南网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