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中外电影史
(课程代码:03511)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编
2016年12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中外电影史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进修,考生应掌握中外电影史的进步阶段、各种流派的产生背景及代表导演,具体了解著名导演的代表作品并进行电影语言的分析。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外国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古典电影,主要介绍了电影的诞生、从无声到有声、古典电影形态的确立及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运动。第二部分是艺术电影,主要介绍了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到法国的新浪潮与左岸派。第三部分是新主流电影,主要介绍了新好莱坞与新德国电影。第四部分是民族电影,主要介绍了亚洲的日本电影进步脉络。
中国电影史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主要介绍1896年中国电影的诞生。第二部分是30年代电影,主要介绍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年代和中国的左翼电影运动。第三部分是战时与战后,主要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电影的进步历程。第四部分是“十七年”中国电影,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我国电影的十七年进步轨迹及艺术特点。第五部分是“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主要介绍这一非常时期的电影现状。第六部分是“新时期”中国电影,重要介绍这一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创新浪潮及代表导演和作品。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中外电影史课程的进修,考生应达到下面内容要求:了解中外电影史的基本进步脉络;领会各个时期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下,典型的电影运动、电影现象和电影美学流派的形式与风格;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电影作者和电影作品,并能对作品进行电影视听语言的分析;在编年研究的范畴内,突破国别界限,对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和创作者进行相似分析研究。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视听语言、影视概论等。视听语言是一门研究视听媒介及其语言艺术的课程,影视概论是介绍影视方面的相关基础聪明,这两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本性、掌握影视语言,了解影视进步历程、分析影视艺术作品,更好地掌握中外电影史。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篇外国电影史
03511中外电影史考试大纲第1页(共9页)
第一章电影的诞生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全球电影的起源与早期电影的表现。通过本章的进修,要求考生领会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掌握卢米埃尔、梅里爱与早期电影。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目标
(一)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重点)识记: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
领会: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的题材与内容
(二)欧洲的两种倾向(重点)识记:“布赖顿学派”
领会:艺术电影运动
(三)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次重点)
识记: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器
领会: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的题材与内容(四)电影的起源(一般)
识记:电影发明的科学原理
领会:视觉滞留,摄影术和放映术的进步
第二章电影叙事形式的进步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叙事上的成熟与进步,领会并掌握默片时代电影叙事艺术的成熟。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目标
(一)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觉悟(重点)
识记:格里菲斯
领会:“一个民族的诞生”、“党同伐异”
应用:格里菲斯电影的叙事觉悟
(二)查尔斯·卓别林的喜剧觉悟(重点)
识记:查尔斯·卓别林
领会:“夏尔洛”人物形象
应用:查尔斯·卓别林的喜剧电影觉悟与特色及其对电影艺术觉悟进步的贡献
(三)美国默片“喜剧片”叙事(一般)
识记:麦克·赛纳特,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四)鲍特及影片《火车大劫案》(一般)
识记:鲍特及《火车大劫案》
领会:鲍特及《火车大劫案》对电影叙事方式的进步
第三章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第一次全球大战后,全球电影出现的第一次电影美学运动。领会从1917-1928年中,欧洲电影美学探索中出现的众多电影流派学派、重要电影艺术学说家及其作品。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目标
(一)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学说与操作的美学探索(重点)
识记:苏联蒙太奇学派,库里肖夫效益,电影眼睛派,奇异演员养成所,爱森斯坦,普多夫金
领会:爱森斯坦的学说建树对电影美学贡献
应用:普多夫金的创作与学说上的主要特征
(二)法国印象主义心理叙事和超现实主义倾向的各种流派(次重点)识记:法国印象主义学派
领会:法国印象主义学派的主要特征,超现实主义的各种流派的特点与典型影片
(三)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美学追求(次重点)
识记:德国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及相关影片,室内剧、街头电影及相关影片
领会:德国表现主义的特征,室内剧对电影美学的贡献,街头电影的现实性与客观性
(四)20年代记录主义电影的进步(一般)
领会:20年代记录主义电影的进步
第四章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领会好莱坞把电影作为工业的进步特点与《公民凯恩》对好莱坞传统的突破。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要求
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重点)
识记:好莱坞电影企业及制片人制度、类型电影
领会:类型电影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与代表作
应用:《公民凯恩》的影片风格
第五章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30年代法国的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进步,代表导演和贡献。领会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大师及诗意现实主义的贡献。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要求
(一)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次重点)
识记:诗意现实主义,写实主义
领会:诗意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的特点、代表人、代表作及其对电影美学的贡献
第六章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
第七章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第二次全球大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背景、主要作者作品及其演变和影响。领会并掌握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全球电影史上出现的第二次电影运动。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要求
新现实主义(次重点)
识记:新现实主义
领会:新现实主义运动主要人物及其作品
应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
第八章民族电影兴起中的日本电影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二次全球大战后,日本电影作为民族电影的一支的进步历程。了解并领会日本民族电影的几位大师级人物。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要求
民族电影兴起中的日本电影(次重点)
识记: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大岛渚、今村昌平及其代表作品。
领会:黑泽明在日本电影进步的地位
应用:日本电影的民族性
第九章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产生的背景与主要作者、作品及风格特征。领会并掌握“新浪潮”运动是全球电影史上的第三次电影运动。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要求
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次重点)
识记:“新浪潮”与“左岸派”及其代表人物作品
领会:“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比较与区别
第十章新好莱坞电影与新德国电影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冲击下,60、70年代美国与德国电影出现的新变化。领会并掌握“新好莱坞”电影作者与作品及新德国四大导演。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要求
新好莱坞电影与新德国电影(次重点)
识记:新德国四大导演及代表作品
领会:“新好莱坞”的代表作者和作品、“奥伯豪森宣言”
第二篇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从电影诞生、传入中国到1932年左翼电影运动兴起之前,中国电影进步初期阶段状况。领会最初中国电影从有到无、奠定初步事业和艺术基础的30年历程,领会初期“影戏”电影主要特征及中国电影最初30年的进步特点。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要求
中国电影的奠基(一般)
识记:电影传入中国、中国早期电影和企业代表、“长城”、“神州”、市民电影
领会:郑正秋与早期“影戏”、唯美派电影
应用:初期“影戏”电影主要特征
第二章30年代电影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从1932年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五六年中,中国电影出现的一段空前繁荣局面。领会30年代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领会在继承的基础上的电影创新体现,及电影从无声向有声进步。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要求
30年代电影(次重点)
识记:《神女》、有声电影的艺术规律
领会:左翼电影运动、蔡楚生、田汉、夏衍
应用:电影与民族文化结合的两种倾向
第三章战时与战后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十余年里,中国电影的曲折进步、逐步走向成熟。领会并掌握战争中中国电影进步路线与代表。
战时与战后(次重点)
识记:喜剧电影作品、《一江春水向东流》
领会:“文华”公司及其创作
应用:费穆及《小城之春》
第四章“十七年”中国电影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从1949年新中国诞生到文革前,中国电影进步17年历程。领会并掌握“十七年”中国电影进步的轨迹特点。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要求
“十七年”中国电影(次重点)
识记:“十七年”培养的电影艺术家及代表性作品
应用:“十七年”中国电影主导样式与特点
第五章“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
第六章“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新时期”的10年中,中国电影的新艺术成就。领会并掌握“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进步轨迹并领会其中的代表导演及作品。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要求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重点)
识记:“新时期”中国电影“五代导演”及四个阶段作品
领会:吴天明《老井》的主要艺术成就、新时期10年中国电影的进步成就
应用:“第五代”导演作品及创作特点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聪明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巧,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技巧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巧联系学过的多个聪明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学说难题和实际难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2.参考教材:
中外动画电影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吕江、黄天来,2015年版中外动画史,浙江大学出版社,方建国、王培德,2012年第2版
中外动画史,辽宁美术出版社,张宇,2016年6月第1版
三、自学技巧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聪明点及对聪明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聪明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领会,对基本学说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技巧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经过中,既要思索难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技巧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难题的认知、领会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进步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领会、消化和巩固所学聪明,培养分析难题、难题解决及进步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经过中对所学聪明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学说联系实际和具体难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难题围绕相关聪明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聪明点。
2.应掌握各聪明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领会对各聪明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进修技巧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技巧。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难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进修,在自学经过中善于提出难题,分析难题,做出判断,难题解决。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课时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领会”为30%、”应用”为5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刻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美国叙事性电影的先驱,由埃德温·鲍特导演的是电影
A.《党同伐异》B.《一个民族的诞生》
C.《火车大劫案》D.《摩登时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电影的发明所依赖的科学技术、物理学原理有视觉滞留、摄影术、放映术、。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简述爱森斯坦对电影艺术的贡献。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试述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觉悟及对电影艺术的贡献。
签:湖南自考本科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报名湖南师范大学自考专业